摧枯势汹汹,
难除天地浑浊气。
那朱全德见了,撂了挑子,一屁股坐地上,喊皇天道:“天哪!天哪!都是三哥的好主意,到这么个荒旱之地。你们谁想去谁去,我却不走了。”
朱全孝道:“这是当年康熙爷金口御封之地,川大口小,自古风多雨少。到这里也是事不得已,休要埋怨,只管走路。”
朱全德早就回了念头转了意,摇头道:“你们不当员外当伙计,不奔清福奔艰难。我就算在这荒山野岭当野人,也不到那枯焦之地受艰难。快将那钱财粮食分一份给我,我自寻出路去。”
朱全富闻言大怒,喝道:“咱是来逃荒避难,你以为咱是那唐僧取经,动不动就分行李?你若不想去,回头便是。分你一半钱粮,你自顾自,让爹娘弟妹饿死不成?”
朱老太早已涕泪俱下,拉住朱全德哭道:“我生你们一堆,死的死,走的走,如今你也要离去,这个家散了不成?”
那朱全德横了心,说千道万就是不答应。朱万成无奈,只得打唉声道:“你不愿去,就由你吧!你今后若无法生活,就回通渭找你大哥去吧!”
于是叫全富将口粮锅碗分出一份,打成一个挑子,给了朱全德。朱全德接了挑子,头也不回,径自去了。后人有打油诗叹道:
民安国泰享丰康,
想起当年好凄凉。
麻石屲上分锅碗,
一把涕泪一断肠。
单说朱全德走后,朱老太心碎神疲,走不动路。朱万成无奈,只得找一个孤羊圈,凑合住了,又取出干粮充饥。
俗话说:宁住野坟滩,不住孤羊圈。原来养过羊的地方,常有野狼出没。朱万成深知其道,到了夜间,生两堆羊粪火,一来取暖,二来防野狼。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一家人早早起来,吃口馍馍,沿干河沟下山。一直到屈家河,看见泉眼,才喝了口水。朱全孝道:“这条沟叫马砂河,夏秋季节常发洪水,因此川里地主打埂筑坝,种的好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