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或隐士的诗文,深奥难懂,不知所云。而对于此类的诗作,普通人可以一看了之,但我们,作为专业从事追踪、观察和破译社会舆情和自然异象的工作者,就不能淡然处之了,更不能‘孰知秘密藏,奚间笑默语’。
在此,我举个例子,比如晚唐诗人李商隐。他一生写了好多晦涩难懂的诗,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锦瑟》这首诗,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痴迷,但又不知其深意,因此成为了千古之谜。
最近,我在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李商隐研讨会时,就有学者对该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破解思路,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啊!….呵呵呵…该学者认为,李商隐的《锦瑟》该首诗,并非是众多专家口中的悼亡思念、忠君报国的感情诗,也不是戴叔伦、王士祯、钱钟书等笔下的所谓‘形容诗境之妙,与杜甫诗中的‘玉琴’一样,只是代指的是诗作本身’的狂想,而是一首深藏玄机的隐秘诗,其是以一种隐晦或暗喻的手法,向世人传递了有关秦皇传国玉玺的秘密。呵呵呵…”。
专家见台下有点骚动之音,便提高嗓门说到:“其理由…”,然后忽然又停顿了下来,两眼盯住台下某处,一动不动,未几,又开口重复到:
“其理由:该诗的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五十弦‘,该学者认为,实际上指的是湘君所弹的古琴,这可从李商隐的《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这首诗中“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得以印证。据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时,因风浪骤起,龙舟将倾,便将传国玉玺这一重器抛进湖中,这才镇住了风浪。其后,他得知兴风作浪的,原来是湘山祠中供奉的湘君,秦始皇于是下令将其烧毁铲平,八年之后,那抛入湖中的传国玉玺又被神奇地送还给了秦始皇。而所谓的湘君,指的是上古时期尧的两个女儿,即娥皇和女英,也就是李商隐上面那首‘梦作’诗中所提的湘灵。
该学者认为:李商隐唯恐世人不能领悟其中奥妙,便在诗中进一步写到‘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