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旌旄都有调兵的功能。
在这些“印信”当中,虎符是最重要的。
大汉帝国的虎符不只有一枚,而是数百枚——每一个领兵的将领手中都有虎符。
小到郡国都尉和中尉,中到八校尉,上到光禄勋。
只要负有统兵之责的官员,手上都会有相应的虎符。
这些虎符一份为二,一半在将领的手中,一半在尚书署。
虎符外有铭文,内有榫卯,两半可以严丝合缝对上,造假的可能性非常低。
要将所部人马调出防区的时候,统兵将领都必须向士兵部将出示合好的虎符,否则即使做的是正当之事,也有可能被扣上谋反的帽子。
当然,郡国守相远离长安城,自然不能时时向天子请符,只要不离开郡国,那么就可以在本郡国内调兵平民乱,杀贼人。
边郡的都尉要应对来去匆匆的匈奴人,便宜行事的权力也就更大。
所以,越靠近长安城,虎符就越重要。
像北军和南军,没有虎符,是万万不能离开辖区的。
因为这虎符和铜节与大汉的兵权紧密相连,所以在场的朝臣一听到天子提起要建一个符节署,立刻就面露惊讶之色。
要光明正大地免去霍光领尚书事之职都做不到,想直接把虎符铜节从霍光眼皮子底下“偷走”,恐怕更是不可能。
短暂的沉默之后,张安世和魏相又一次老生长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险些又一次发展到相互攻讦的地步。
最后,又是丙吉站出来充当这个和事老,让二人的争执消弭于无形。
当殿中再一次安静下来之后,众人又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天子。
期待着天子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但是刘贺没有直接回答,而且把问题扔给了没怎么说过话的未央卫尉王吉。
“王卿,你是未央卫尉,手下掌管着两三千兵卫,是名副其实的武将,朕想听你给朕说一说大汉调兵的流程。”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