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作为作品的名字,《jin瓶梅》像日记一样,它的故事是逐年逐月展开的。开篇说“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表明《jin瓶梅》写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恰好《jin瓶梅》前六回写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的故事是从《水浒传》中抄袭来的,读者早已知道《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间,于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认为《jin瓶梅》写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可细细诵读下去,便不是那么味儿了,先是在文章中,对黎元龙加以暗示,将黎家大公子的荒yin好色的嘴脸描写得淋漓尽致。
然后笔锋一转,矛头直接落入皇宫,黎家如何广事罗致妇女,以为后宫享乐,黎家父子先是逼死义帝,再杀有功之臣,即位后不似报国,一味的别构院御,筑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以便让自己享乐,通过大篇幅的刻画,可谓是栩栩如生,由于文章遵循口语化、俚俗化的方向发展。它运用鲜活生动的市民口语,充满着浓郁淋漓的市井气息,尤其擅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神情口吻无不毕肖,即便是学问不高的市井百姓也能听得明白,看得懂,在锦衣卫不断的散播下,一时满城皆知,无人不以一睹为快,原本平静的皇城@因为这份小报变得狂风暴雨不断,听说《jin瓶梅》的第一章出来的时候,黎大公子正在飘香楼搂着小翠儿卿卿我我,有人将小报的内容给他看,他还觉得这书不俗,待听了几章,便品尝出味儿来,待听到最后,黎大公子破口大骂不说,第二日就着手下令收缴这些小报了,可天下看小报的何止千万,黎大公子一时又如何收缴得完呢?
当然了,除了这两件新鲜的事情外,还有一件让人惊讶的大事,要说这件大事,的确让人惊讶,话说新来的安南主帅,在听闻阮老大人被凌迟处死的噩耗,竟悲伤过度,直接晕厥过去,第二日醒来后,亲自赶往阮家凭吊了一番,据阮家的下人说,那杨大人哭得十分伤心,不仅仅如此,还亲自在灵前作了一篇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