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二一九章当初要是不叫儿子去读书该有多好

第二一九章当初要是不叫儿子去读书该有多好(4 / 5)

根本就没想到过要能整出个米山首户来。五岁丧母,十三岁丧父,是亲戚们你一把我一把地把他拉扯大。他没念过一天的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到现在也不会写,他出苦力,做伙计,下海打鱼、上山钻林,能吃的苦都吃了,凭借的就是自己一身使不完的气力,还有精打细算,他置上了几十亩的薄田。对他来说,能有这一切就足够了。

可对儿子,他不这样想。由于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受够了被别人看不起的罪,对自己这个三十岁上才得到的独养儿子,他也就有了一种更大的期盼。不管是当初的贫困,还是后来的殷实,他从都不会要求儿子哪怕是粘上一点儿的农活。读书、考秀才、中举人,拿进士、金榜题名、光耀门庭,那才是儿子应该做的事情。当然,他也没忘了跟老伴儿一起,给儿子张罗了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迎娶进来一个识文断字的“大家闺秀”。

现在想想,那段日子该是个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可惜的是,儿子并不争气。考来考去,直到前年儿子才总算混上了个秀才后,从此就再无进取心,因为从去年开始,威海卫出现了俄国人。一直在文登书院里读书的儿子,却突然喜欢上了跟俄国人做生意,不管他如何地劝阻,自己拉上媳妇一头就扎在了威海卫,再没有回家。

儿子做的到底是什么生意,起初他不知道,他只是风闻儿子考个秀才当时是那么的不容易,可学起洋话来却是异常的痛快,据说在洋人面前红火的狠。风闻的东西当然还有很多,可他都不太相信,也不敢相信。和善良的老伴儿一样,他也总在往好处想。当初困境中没有嫌弃自己,而是帮扶了自己,最终使自己一个穷小子得以成家立业的岳父岳母一家,就是毁在了那些俄国人的手里,儿子再不咋样,也总不会这么的忘性大吧?都说虎父无犬子,自己虽然不是什么老虎,可总还没有做过丧了良心的事情,老高家多少代也没有出过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儿子多少也会随些自己,多少也应该有点儿高家人的血性吧?

直到后来儿子回来当了镇长,在镇里开

最新小说: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战国之军师崛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城南政北 探花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