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三九年,秦皇东巡已过临兴城,而秦国的西部边境,却硝烟弥漫,战火四起。
凤溪军接二连三的败于封国东境守军。凤凰军更是在先前一战中,中封军圈套,受困于迦罗山中十余日,遭遇两连败,最后在凤溪军的南路军主力出让了雁南关与古、同二城,后退八百里,以迦南山为天然屏障驻守,以此吸引封军注意后,方才与北路援军汇合脱困。而封国东境守军则直入雁南关,接收古、同二城,驻扎在迦南山以西。凤溪军伤三万,卒六千,伤亡之惨烈,震动了整个凤溪,更让秦国意识到了危机。凤溪王震怒气结,突发痼疾,凤溪王世子燕辰容临危受命,接凤溪兵权,执凤凰军帅印,统凤溪北路、中路、南路三路大军共七十万,暂停进攻,重新部署,以图收回失地,重振威名。
这意味着凤溪军的不败神话已成历史,这意味着大秦的边疆将要重新划定,这意味着古、同二城的铜矿与银矿已重归封国,这意味着凤溪王政权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五百多年,自秦建国以来,封国第一次有了与秦国一争长短的军力。
封国晋王,年十四,不及弱冠,任封军统帅,一战成名。
秦慕瑀为监国皇子,坐于朝堂正中,心乱如麻。
朝堂之上,左相曲正流力主下旨,催促凤溪世子尽快出兵,夺回失地,并派监军至凤溪境内,以安军心;而右相江秀逸则奏请派使者与封国议和,重新商讨边境线的划定问题。两边各有官员与将领支持,一时间,争吵声鼎沸,朝堂乱为一团。
大司马随秦皇东巡未归,临走前千叮万嘱秦慕瑀,莫随意施政颁令,凡事能拖则拖,能推给左右两相的,尽量让左右两相决定对策,以安秦皇之心。因而,自秦慕瑀为监国皇子以来,克己奉公,万事虚心求教,从不自行决断,一切以左右两相为尊。
然而,当左右两相意见相左,不容调和的时候,秦慕瑀感到了坐在这个正中位子上的无形压力。左相为皇后外族,而右相独子与贤妃之女璇星公主秦鸢自小指腹为婚,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