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妃姐妹相称,暂且算是七弟秦慕琊一派,这两派之间的相互博弈,反倒把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秦皇东巡带走了李妃,带走了李庆,却把秦慕瑀推向高位,也是深有用意。
秦慕瑀开府后,势力渐强,且从师文靖儒,论才华论能力,在众皇子中位列佼佼,与皇后之子,早其一年开府,性格懦弱且资质不高的大皇子秦慕玮的差距越拉越大,其余皇子年岁相近,均刚刚开府不久,形成的势力也欠火候。因而,秦慕瑀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挫折,万事顺风顺水,前路一片平坦。
秦国的历代帝王都经历了残酷的太子之争的选择,性情刚毅,精明勤政,保秦国万世繁盛,国强兵壮。这也是秦国五百多年来一直国富民安,靡坚不摧的原因之一。相反,一片坦途,毫无竞争的成功之路,则往往会让一个人心生懒惰,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这样的秦国皇帝,对不起秦国百姓,更担不起秦国大业。
因而,秦之阳借东行之名,孤立了秦慕瑀,带走了他明面上的势力,想要他多经历些困难,锻炼一下他的心性。
大司马李庆虽然为秦之阳幕僚多年,却多司皇子府军务,对于秦之阳的心思,不如以智谋著称的曲正流看得明白。曲正流是大皇子秦慕玮的外公,却对自己这个资质甚差的外孙凉透了心,在未来东宫之主的选择上,场面上还是偏向秦慕玮,实际早就另有他谋。而右相江秀逸,则为人正直,万事不偏不倚,对待诸位皇子也一视同仁,对因秦皇指婚而把自己归于某一势力范围的各种猜测,置若罔闻。因而,李庆担忧秦之阳是因为多疑而孤立秦慕瑀的想法,反而限制了秦慕瑀的作为,百官在秦皇东巡的时日里,只看到了一个万事唯唯诺诺,是否均可,依仗外臣的监国皇子,对之前关于二皇子智勇双全,才华横溢的传闻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显然,秦慕瑀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现如今,左右两相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吵得不可开交,秦慕瑀心力交瘁,早已无心再听下去,恨不得午时早些来到,期待礼官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