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李商隐,参见刘节帅!”
初五日的午后,刘继隆在都护府的正堂见到了后世的“冷门诗人”李商隐。
他年纪四旬左右,两鬓有些许白发露出幞头,面容周正,身姿清瘦修长,显然在此之前过得不怎么样。
在他观察李商隐的同时,李商隐也在观察着他。
李商隐在上午便见到了刘继隆,当时他便觉得外界所传的“刘继隆有人杰之表”名副其实,如今近距离观察,更是不得不感叹奴仆之家竟然也能生出此等人物。
年少有为,仪表俊朗,功绩非凡……
这些世人都向往的东西,竟然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真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若非刘继隆出身不行,那他还真当得上“完美无瑕”这个词。
不过他既然娶了渤海封氏的嫡孙,这门第出身也就自然不重要了。
虽说刘继隆和七娘子的事情还未传开,但临近山南西道的各道,却都已经知晓这件事了。
有人感叹渤海封氏落寞,竟然要靠嫁嫡孙来获取支持。
也有人感叹封敖择婿毒辣,竟然敢与刘继隆结为姻亲关系。
不管怎么讲,这件事都会在接下来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里传遍整个北方或整个大唐。
“别驾请入座吧。”
刘继隆笑着开口,李商隐也款款落座,端正等待与刘继隆交谈。
“某素闻李别驾文采,然某招募李别驾前来陇右,却不是因为文采。”
“敢问节帅,那是为何?”李商隐也好奇询问。
毕竟他没担任过什么高品秩的实职,大多都是帮人写写文章,调度政令罢了。
那些招募他的观察使、节度使也大多是因为他的文采,因此给他的实职都不高,反而是虚衔给的很高,俨然将他视为一块招牌。
只是可惜,近些年来他的名声越来越不好用了,尤其是李德裕死后,他更是被许多人批判为行事诡谲之人。
刘继隆敢于大胆启用他,还擢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