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短篇小说写得不错,我就收下来了,你们把收件地址留下,等主编审过稿后,稿费就能邮寄过来。”
两人感激道:“谢谢何编辑。”
他们的作品要是能顺利在《故事会》发表,也算迈入作家的门槛。这要是传出去,不知道会羡煞多少人。
查剑英和陈建公得偿所愿,又见何成伟找胡为民有事,便不再久留。
两人离别时的感激之情,不用再提。
等两人走后,何成伟也不装了,他哭丧着脸道:“胡老师,是我们《故事会》哪里做的让你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这话从何说起?”胡为民看他那张苦瓜脸和那哀怨的语气,有些哭笑不得。
“《甜蜜蜜》啊!”
“咦,你在沪上也知道这部小说?”胡为民有些意外。
何成伟道:“胡老师,你都不知道你这部小说有多火,我刚下火车,就听见燕京城的百姓都在议论这部作品!”
说到这里,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胡为民撮口茶后,淡淡道:“我这也是试水之作,没想到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试水之作都能造成这般反响,胡老师,您太低估自己的实力了!”何成伟感叹道。
“唉,胡老师,这么好的作品,您怎么就没想着投给我们《故事会》呢?”
“嗨,也是碰巧。当时青年报的记者正好采访我,说起了我写的小说,后来呢,他们编辑部找我约稿。那时候我刚向你们杂志社投了几篇稿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写一篇中篇小说过渡一下。”胡为民摸了摸下巴,咧嘴一笑,
“当时写《甜蜜蜜》真是游戏之作,我也没想过能火。再者,小说刚连载时还闹出过风波,我要是投你们杂志社,还真不一定能过稿。”
“这样啊,那真是机缘巧合。”何成伟感慨一句后,眼神带着希冀,问胡为民:“胡老师,既然《甜蜜蜜》的首发选择了《燕京青年报》,那杂志上的刊载,不知道能否考虑我们《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