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茶杯,态度别提有多恭敬。抿口茶水后,他又挠挠头,笑着问道:“胡老师,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没有耽误你们聊天吧?”
“没有,你来得正好。”胡为民笑了笑,指着陈建公和查剑英道:“他俩写了几篇文章,想要发表,正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士指点呢。”
胡为民的吹捧让何成伟有些小得意,看到陈建公和查剑英希冀的目光,更是有些飘飘然。
虽然何成伟很想大包大揽,但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
他是杂志社编辑不假,但杂志社也有高低之分。
像《故事会》这种刊载着通俗小说,民间传奇故事的杂志,在国内根本没有排面。
不是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严肃文学就是比通俗文学有排面。但凡有志向的作家,根本不会搭理《故事会》的约稿。
毕竟,不是每个作家都是胡为民胡老师啊!
想到这里,他更加庆幸自己发掘出胡老师。
这件事,他能吹一辈子!
干咳一声后,何成伟道:“指教不敢当,不过我可以帮你们看一看,提供一些我的个人意见。”
“谢谢何编辑。”两人连忙感谢道。
有何成伟这一句话,已经让他们少走不少弯路。
之前他们投过不少稿子,可都被拒绝,连编辑的回信都没见过。他们就算想知道自己哪里写得不好都没办法。
哪成想,现如今竟然有杂志社编辑上门指导。
旋即,两人又感激地望向胡为民。
他们知道,何成伟这样的编辑之所以愿意帮他们审稿,完全是看在胡为民的面子上。
唉,胡老师帮我们太多了,我们却没有什么能报答的。
两人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胡为民旦有所求,绝不推辞。
之后,两人将手稿递给何成伟,何成伟一一看过,并为他们点出小说中的不足之处。最后,还破天荒地一人收了一篇小说,算是做了顺水人情。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