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幽州公孙瓒,尚未平定,青州田楷,亦有喘息之机,当乘胜击而破之。
届时北破公孙,灭亡田楷,兼并冀、青、幽、并,大汉一十三州,三分有之,当世诸侯孰能比之?
以待天下有变,则明公以冀州之军向河内,青州之众临官渡,并州之卒出壶关,幽州铁骑南下中原,四路齐出,横扫诸侯,天子又如何?”
袁绍面有恍然之色,嘉许之。
“所言甚是,审公老成持重之言,我当从之。”
未几,许攸嗤之,向绍长施一礼。
“审正南,鼠目寸光,匹夫之言,明公勿信。
盖济世救民,谓之义兵,恃强凌弱,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兵必败。
审配所言四路齐出,恃强以凌天下,此之谓骄兵耳。
今汉室衰微,为李、郭所趁,明公若不上承天命,下辅王室,岂非失大义于天下?非义者也!
若西迎大驾,迁都于邺,挟天子而令诸侯,兴义兵以讨不臣,谁能御之?
今何以弃万安之策,而将兴无名之师?窃为明公忧之。”
袁绍深思熟虑,愈想愈觉有理,心有余悸。
“所言甚是,幸得许公警醒,险为审正南所误。”
郭图见状,遂进言曰:
“汉室将倾,有识之士所共知,所谓秦失其鹿,天下逐之。
今九州裂而四海分,诸侯各据州郡,皆厉兵秣马,以图大业。
若迎天子于卧榻之侧,今日一诏,明日一旨,忤逆则轻视天子,有董卓之嫌。
从之,则四州之地听命于主公,亦或尊天子?”
“所言甚是。”
袁绍俯视群臣,面有难色,“诸公皆有理,我今该如何?”
群臣各执一词,争执不休,袁绍看着堂下几乎每天上演的熟悉一幕,心烦意乱,一拍几案。
“我听闻,天下智谋之士,英雄所见略同,诸公皆一时人杰,当世名流。
方今聚我帐下,每日争执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