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此次带兵讨伐匈奴,没有与匈奴正面交锋,但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总结了一些生动的教训。他认识到,边境军民不可能没日没夜地依托工事守备匈奴,因为他们还要从事农耕生产,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无法提前部署行之有效的防御战。
如果边境军民们想要追击匈奴,也面临十分困难的处境,那就是边境地区鲜有战马,人的脚力是赶不上马的脚力的,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人抢了逃走。
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无论男女,从小个个善于骑射,因此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参战作风。游牧民族的特点注定了生产力的原始和落后,为了抢夺更多的牲畜、女人、草料场等生产生活资料,他们经常会发生屠城事件,这样的做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不用浪费人力物力去照看俘虏;其二是财富尽可掠夺,不用担心被抢的人秋后算账,把失去的财富夺回去。
虽然匈奴部落之间也因利益纷争大打出手,但在争夺中原资源这方面他们的意见却是出奇的一致,这极其有利地帮军臣大单于团结整个匈奴的势力,让北方诸部落形成一个完整而又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当时最重要的矿石、木材、食盐等资源不易获得,再加上草原民族的生活物资极其匮乏,开始还靠一些商贩卖马、牛、羊等牲畜来获取这些资料,但中途的遥远和周转的艰难,让他们不得采取劫掠这种更为便捷的方式来获取这些财富。
对于游牧民族的这种做法,天下诸侯们都心知肚明,但是出于对霸权争夺的需要,像赵国这样靠近匈奴的小国,却鲜少与匈奴开战,他们和其它邻居一样,选择了一种长年忍耐的态度,比如促进双方融合,和亲联姻,文化交流等方式来限制这种北匈奴的劫掠行为。
匈奴人那么多,派别那么多,能和亲的了一个,能和亲的了其他派系吗?虽然大单子于统一了匈奴各部落,但是其他部落嘴上服,心里并不服,当然也会偷偷做出抢掠流血事件。
面对部下的这些野蛮行为,大单于只是睁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