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
学生都放了寒假。
水生在青年杂志转正,工资翻倍,每月八十块。
杂志编辑胡教授回老家完婚了。
“银杯一对,银箸两双,桌毡一条,手帕四条。”
“慢点慢点,说慢点。”
“手帕四条,以祝使之先生结婚之喜。青年杂志编辑李,陈,半浓,隐墨,水生。还有蔡先生。”
陈先生:“好,使之回老家完婚了啊,我们这份礼单啊,你们多抄写几份,分别贴在墙上,校门口啊,算是一份安民告示,一是对那些诋毁他的人让他们少一些口舌。
第二,让那些天天惦记他的女诗友们死了那条心。
对了,水生,你也出了五块大洋,你钱够吗?”
张水生:“先生,我的工资已经涨了,转正了,有钱呢。”
胡教授京城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有名的很,白话诗写的又好,年轻,长的不差,京城的一些贵妇人名媛啥的经常来找胡教授谈诗,少不了一些风言风语。
陈教授:“快要新年了,今年是一个好兆头。老胡结婚大喜,十多年的长跑,经过大清,复辟,总算结婚了,这算是个传奇。
还有法文进修馆也建成了,水生我帮你报了名。
我们新青年实行同人编辑来,发行量已经破了万册,而且现在还在猛增,这说明什么,说明新文化的高潮就要到来了。
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
就在上个月,俄国发生了十月格命,布尔什威克按照社会主义学说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我看了他们的纲领很受启发。
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好好的研究下他们的道路。
还要京城大学的红楼图书馆建成了,在咱们的红楼图书馆搞一个开放的空间,和校外的文化青年搞一个读书会,青年们在一起做学问。”
还有半个月过年,水生再去了一趟绍兴会馆。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