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王左之才”的评价早就得到了公认。
但军略并非他们所长,他们跟随李世民参与诸番大战,自然立下了大功,但在这方面,李世民才是主角,甚至如李玄道、唐俭、薛收、苏勖等人也比房谋杜断更加出色。
而凌敬当年在窦建德麾下,其实是不理政事的,只负责出谋划策,他和李世民都在战报入京后第一时间发现了诡秘之处从节奏上来说,他们远比身处其境的李善、苏定方等人更早。
略略沉默之后,凌敬以肯定的语气开口,“颉利必有图谋。”
看到李世民颔首,其他三人毕竟是一时之杰,也很快反应了过来,颉利可汗可能没读过孙子兵法,但也应该知道一个道理,将不可因怒兴兵。
仅仅是为了斩杀李善为遭到羞辱的儿子欲谷设报仇,颉利可汗就会提前大举南侵
这种涉及数万人甚至数十万生死的大事,导火索不会那么轻易的被点燃,即使颉利可汗肯,其他部落首领呢
最关键的是,突利可汗呢
这几日来,关于李善引发突厥举倾国之力来犯的流言蜚语遍布了整个长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人的思绪,直到此刻,杜如晦才全盘想通。
“去岁数度败北,突厥未侵入河东,听闻北地干旱,去岁今年少有降雨”杜如晦喃喃道“颉利可汗以李怀仁为由,发兵来攻,为的破关而入,劫掠河东”
“如此说来”房玄龄接口道“颉利可汗必有后手。”
长孙无忌补充道“而且很可能成功破关侵入河东,否则突利可汗不会随其举兵南犯。”
呃,有些许差别,突利可汗是被逼着起兵的人家欲谷设都横刀自刎了,因为郁射设之死,突利可汗怎么也找不到一个不出兵的理由。
天下没有永远稳固的关卡,不是说突厥一定攻不下雁门关,而是攻破雁门关,突厥要付出太大的代价,而且突厥内部不稳,颉利可汗不会那么傻。
所以,李世民、凌敬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其中的诡秘之处,颉利可汗似乎很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