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说罢,却见猫儿一脸认真,蔡婳这才严肃了一些,“稷儿不会来真的吧?他马上就要从高等学堂毕业了,说不定毕业后两人分开也就散了”
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
高等学堂教授的知识越来越深,为避免浪费师资,已不像初等学堂那般男女分校。
当初,陈初为了不让稷儿他们和民间脱节,一直坚持让孩子们化名进入宫外学堂。
但随着高等学堂毕业后,学生们也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要么继续考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的大学堂,要么考取朝廷基层吏员名额,要么从军、去场坊、进商行。
当然,选择后几项难度相对较小出路的学生,远比要考大学堂的多。
同时,高等学堂毕业时,学生已普遍十八九岁,也意味着,毕业后要么各奔东西、要么也该谈婚论嫁了。
陈初对稷儿的期望,是希望
他接着游历一番,增长课堂以外的阅历。
可人家姑娘的家人,在不清楚稷儿身份的情况下,肯定该给女儿安排婚事了,所以蔡婳才有此一说。
猫儿却道:“你可知晓,此事我是怎知晓的么?”
“怎知晓的?”
“玉侬告诉我的.”
“稷儿告诉玉侬了?”
这很正常,宫里年岁稍大的孩子,都和玉侬亲近,甚心里话都愿意说给她听。
“嗯。”
听猫儿确认,蔡婳不由吃醋,骂道:“兔崽子!老娘这般疼他,心里有事了却不找我,偏去寻玉侬那傻姑!”
猫儿翻了个白眼,却也没有计较自己的儿子被骂了兔崽子,只道:“他若与你说了,你会同意?”
“自是不同意!一个教书匠家的女儿,能有甚见识?稷儿若喜欢,日后至多收进东宫做个侧妃,太子妃万万轮不到她!”
“教书匠怎了?本宫父亲当年还是个皮匠哩!”
嗯,这反驳十分有力!
皮匠女儿都能做皇后,教书匠的女儿为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