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叹了口气道:“也不是娘着急,你也的确不小了。”
薛姨妈的一颦一蹙,根本瞒不过比她精明数倍的薛宝钗。
回想起娘亲急着入京,再有今日旁敲侧击之词,想必娘亲不是真想将她送入宫去,关键还是想为她寻一门亲事。
如今薛家缺了男丁,哥哥薛蟠在外又是个不顶用,只会惹事生非的。若是倚靠自己能寻一个好人家,那薛家的确就又有了靠山。
一想起此事来,薛宝钗就忍不住皱眉。
明明她也开始打理家事了,分担了娘亲不少的活计,却还要落得一个被催嫁出门的下场。
再有之前姨娘的书信,薛宝钗虽然未看过,也能猜出一二了。
“娘亲是想用我与荣国府结成姻亲?哎,娘亲也不好好想一想,便是一家人都会生嫌。金陵四大家,就算再要好,也得有个尊卑。荣国府作为国公之府,如何看得起我等商贾之家?”
“这入京的日子,难过的还在后面呢。”
想想整日惹是生非哥哥,加上说话欠缺考虑的娘亲,在那样一个满是人心算计的国公府邸,自己该是多么步履维艰。
薛宝钗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在薛宝钗摇头暗叹之际,门外小丫鬟莺儿跑了回来。
“姑娘,外面又有消息了。”
薛姨妈和薛宝钗齐齐望了过来,薛姨妈忙问道:“怎么回事了?”
莺儿扶着膝盖粗喘了几口气,将手中的令牌呈了上去,道:“姑娘,府衙没立下字据,只是给了这一个令牌。说,待粮食入仓,携着这个令牌去提人就好了。”
薛宝钗闻言微微摇头。
薛姨妈望向薛宝钗,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薛宝钗叹道:“就是还有变卦的可能。娘亲还是做好准备,让金陵那边多带些粮食,再备些银票。”
薛姨妈连连点头,“正是此理,我这便出去与他们说一声。”
待薛姨妈走后,莺儿坐在一旁小兀凳上,皱着眉头道:“姑娘,我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