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手机偷偷给古人直播我的日常 > 第四十一章,王安石变法1

第四十一章,王安石变法1(1 / 4)

【北宋最后一位状元沈晦说过:自古及今,天下秀才只有三个。孔大头一个,王安石、苏轼合一个,和晦乃三个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和赵云长坂坡嘎嘎乱杀那样。

“元用啊!我发现你脸挺大啊!”

沈晦听着自己朋友调侃,也不恼怒,加你一个加你一个好吧!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临川人,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因被封为荆国公,故时人呼为王荆公】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王安石的名声可谓是奇臭无比,他被人们冠上了大奸臣的名号。那为何如此呢?这就要看看他的熙宁变法了。

秦国。。

商鞅:“变法么,那我到时要看看后辈的法如何?”

北宋熙宁年间。

王安石自嘲到:“王某居然也是那奸逆之臣了!···无所谓的,自古变法无善名,我只关心变法有没有成功而已。”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他的父亲王益,时任临川军判官。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

最新小说: 快穿:穿成白眼狼后他浪子回头 强扭的霸总太苦涩,重生她不爱了 激荡1979! 人在美利坚,可我是魔修 不见长明三百年 替嫁两年,大佬她恢复记忆了 我死后的第十一年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认错男主后,被病弱皇子娇宠了! 昼夜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