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高利贷漩涡
随着对翻译工作熟练掌握,安娜的财富也逐渐多起来。
渐渐,安娜内心升起一股优越感。
认为自己下半辈子应该享受享受比较富裕的生活,并且,凭着对上流社会规矩、文化以及内幕的掌握,自己有资格向上爬(阶级跃升)了。
然而,好景不长。
1527年,安娜在那不勒斯遇到了犹太商界著名高利贷者扫罗。
安娜为扫罗将希伯来语+意大利语双语借贷合同翻译成拉丁语+(意大利语、法兰西语、西班牙语、希腊语等)的规范双语文件。
接触了扫罗几次,安娜偷偷读取了他的未来。
扫罗家族从事借贷生意几个世纪,一直面向手工业者、小商贩、赌徒开展业务,生意如火如荼。
扫罗家族跻身上流社会才十几年,却热衷于向权贵、政要等上层人士放贷。
刚接触上流社会时,扫罗并非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仅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为目的,满足上等人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借给权贵、政要的贷款利息远低于市井平民和赌徒。
起初,王公贵族十分讲信用,都能按时归还本金及利息。
犹太教教义允许借债方收取合理利息。
然而,圣经和天主教会规定了借债不能收取利息,这与犹太教教义产生了冲突,借贷生意受到一定非议。
部分上层人士与扫罗断绝了往来;但是,另一部分尝到“花别人钱”便利的上层人士却增加了对犹太高利贷者的依赖。
1525年起,随着上流社会对资金需求扩大,扫罗家族自有资金开始吃紧。
于是,扫罗只能向亲戚、朋友募集,并许诺一定利息为诱饵向拥有财富积累的中上层人士揽储。
募集或揽储资金有一定成本,扫罗被迫提高了对权贵、政要的贷款利率。
已经被激发了贪婪欲望的权贵们不得不陷入“借新债还旧债”怪圈。
数学上,这种“滚雪球”式放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