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内,传来了小孩子争吵的声音。
“把遥控器还给我!”
“不给!”
汪淼小声提醒道。
“小心...”
“把遥控还给我!”
“慢点...”
随后跟着小孩来到了杨冬的房间。
“这是...冬冬的房间。”
叶文洁打开纱窗门。
“冬冬小时候一只跟我在东北生活,她很喜欢大森林,这些自然的东西。”
“回到北京,也在家里找一些森林啊,自然啊这样的感觉。”
“这床,上面铺的是东北的乌拉草,也不知道她睡得舒不舒服。”
书柜上,摆放着青年时候的叶文洁和杨冬的合照。
汪淼问道。
“这上面的背景,是什么东西啊?”
“天线,那个时代的产物。”
时间线回到过去。
太阳下。
镜头前叶文洁给杨冬整理着帽子。
背景,是一首红歌。
...
房间的书桌上。
放着一本由树皮制成的画册。
“看吧,那是冬冬小时候的画。”
汪淼小心翼翼的将画册捧起。
“这是用桦树皮做的吧。”
“时间太久了,桦树皮原来是银白色的,现在都已经变暗,变黄了。”
汪淼翻动画册。
“这个上面,还有您写的日期,八二年。”
“对,八二年,三岁了。”
“三岁的孩子,往往画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线条,还有形状,是用这些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情绪。”
叶文洁坐在床上。
“我对冬冬的教育,有些不知深浅,让她太早接触太抽象,太终极的东西。”
汪淼说道。
“科研人员的家庭往往都会这样。”
“但是他很早就表现出对那些抽象思维的兴趣,我还试图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