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为一个行业,
也并不为过。
“有人说,我们现在在减负。”
“那么要不要补课呢?”
“如果要说漂亮说,我肯定会说,别补了。”
“但是从实际出发……”
“我会建议个别学生可以适当补补课。”
郑老师说的很保守。
但是他的观点也一目了然。
那就是,
可以补!
许易皱了皱眉,问道:
“哦?”
“郑老师不妨具体说说。”
“你们在教学第一线,肯定对这种情况会更加熟悉。该不该补,该怎么补,哪些人该补,都可以谈谈。”
这还是许易头一次在老师发言的过程中插话。
郑老师闻言,不疾不徐的道:
“好的,局长。”
“俗话说,万事万物,存在即有理。”
“学校里一堂课只有45分钟。”
“这45分钟内,老师把备课的内容讲清楚、讲透彻。”
“但是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
“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
“都能在那45分钟之内,就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所以才要课后的复习。”
郑老师条理清晰,慢慢分析道:
“课后作业,是其中的一种。”
“课后补课,也是让知识融会贯通的一种方式。”
“如果有学生在上课时间,没有完全吸收知识点……”
“那么就可以在补课的时间上,”
“把这一段功课补上。”
现代教育早已有教无类,
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除了特别天才的,可能会被特殊渠道录取走。
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普通学生对待。
但是……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天赋、
领悟能力、吸收能力、消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