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重燃2003 > 第一百七十章 当挂逼真正开挂之时

第一百七十章 当挂逼真正开挂之时(3 / 7)

最初的津门半导体、峨眉半导体、洛阳中硅、华山半导体也就是靠着这个发展起来的,在上世纪60年代的华国,生产厂家数量最多的时候高达20多家。

但是,这是服务于军工级产品的产线。

也因为种种原因,技术无法迭代,导致工艺始终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生产技术难度大、规模小、良品低、污染大、耗能大……

简单的一句话,就算面对几十万美刀的进口价格,都毫无成本优势。

于是在进入改开之后,除了军工体系外,国内硅厂有一个算一个,相继停产和转产。

到了世纪初,此项原材料,民用市场的国产率为0。

而卿云前世那个在国际上大杀四方,直接把50万美刀一吨的多晶硅干到6万华国币的硅产业,又是什么时候才兴起的呢?

太阳能级的多晶硅,便是此刻开始兴起,到2005年由施正荣、杨怀进等人给引爆,而电子工业级多晶硅,则要等到2010年之后,国内才因为技术突破才实现量产,2015年才实现规格达标。

从太阳能级到电子级,中间相隔了十二年。

为什么?

三个原因。

第一,太阳能级,太赚钱。

太阳能级和电子工业级,表面区别只在于纯度,可由于制备路线实现上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

于是对设备的要求,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但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工艺,而在于市场。

97年起,阿美莉卡的太阳能屋顶计划点燃了世界的光伏市场,这个市场又因为环保等理念的提倡,成指数级的持续增长,产品严重的供不应求。

生产简单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已经能够赚得盆满钵满,没有政策导向的情况下,民营资本自然缺乏向电子工业级转变的动力。

第二,太阳能级,太简单。

单晶硅的拉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低,甚至可以说非常高。

而国内的人才储备……在改开后

最新小说: 暴君的巫蛊娃娃她活了 和豪门导演假戏真做了[重生] 心死出国后,前女友抛弃白月光跪求我原谅 龙御后宫 嫡女成奴?归来后全家哭晕刑场了 从007开始做西装暴徒 花哨 疯批阎君他超洁 我在美利坚编造神话 踹了前夫:二嫁首长做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