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武侠修真 > 春秋战国的那些政客 > 合纵究竟为何败给连横?

合纵究竟为何败给连横?(1 / 6)

所谓合纵,本质就是联合弱小的势力,对抗一个强大的势力;所谓连横,就是强大的势力通过一定的手段,拉拢一个有价值的盟友,防止自己被孤立的同时,也起到了分裂准备联合起来打击本方的外交手段。连横与合纵根本毫无对错是非之分,即便是连横,在强国联合弱国的时候,也会存在一段两国相当协调的外交蜜月期;即便是合纵,实际上在真正成功之后,联盟中最为强大的、或者说对抗中获利最多的诸侯国,也会成为下一个被合纵战术打击的新目标。

战国年间,一旦提起连横,就总会不由自主地首先想起秦国,这个具备着强大实力和勃勃野心的西方诸侯,经常成为合纵联盟的打击对象。而提起合纵,则总会与一些看起来国力较弱、战力不足的小国联系起来。

春秋战国年间,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受到了极为有力的推崇,而实际上,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合纵之术,合众弱以攻一强,而连横,则是侍一强以攻众弱。从最终的结果看来,显然连横中的侍奉一强的小国,虽然可以跟随着大国的脚步占到一些便宜,但是最终却也难免被大国吞并,而且,在战争中,依附者极有可能被大国当做炮灰,首先抛弃。而合纵,显然更加平和,集中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先保证弱小国家的生存,抵抗强国兼并,到了最后洗牌的时候,弱小国家也不见得没有一搏之力。看来,合纵应比连横更加容易得到诸侯的认可,但是最终,采用连横战术的秦国却笑到了最后,这其中,到底有着怎么样的玄机?

其实,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两者的思想核心,都是需要驾驭或树立出“一强”的。不同的是,连横中的一强,是所有人的敌人,就像强大的秦国,始终是悬挂在各路诸侯头顶的一把利剑。而合纵中的一强,却是弱国加以利用的平台。

东方诸侯在历代纵横家的奔走游说之下,累计发起了四次合纵攻秦、一次合纵伐齐的宏大战争。公元前287年,齐国出兵灭宋,引发了各路诸侯对于这个一直蛰伏在强秦阴影背后的东方诸侯国强烈恐惧。毕竟,

最新小说: 肝出个大器晚成! 噬天神王 我堂堂魔修初生一点怎么了 血染剑眉 药神诡影 别把雯灵玩坏 不懂别乱说,我这不是杂灵根 一伊巫女 攻略反派魔神后,我死遁了 云松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