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嵩返回台中后没两天,他也匆匆地赶了过去。
另外,由黑旗军、新楚军、新苗军以及其他各部义军高级军官组成的抗日联军游击干部短期训练班,也在邢亮的亲自主持下正式在金广福公馆开课。“哗啦”一下子住进了一百多号人,使得金广福立时便热闹了起来。每天出操、训练的“一、二、三、四”,上课、讨论的热烈场面,还有业余时间教唱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游击队歌》等抗日歌曲,给这金广福公馆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以至于没有多久,就连北埔的乡民、孩子也都能够哼唱上几句。
与此同时,为了迅速提高义军的战斗力,志愿军还应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人的邀请,精心选派了一批干部进驻新苗军各部,帮助他们整编训练队伍。一时间,从中坜、南寮、杨梅、湖口到关西、竹东、新竹、大溪、北埔,整个新竹地区都掀起一个整训、练兵、大比武的热潮……
新竹下枋寮义民庙是全台义民庙的总坛,始建于乾隆53年(1788年),由于乾隆皇帝曾三赐御笔褒忠匾额,遂更名为“褒忠亭”。每年的七月普度,来自桃园、新竹、苗栗等地的客家人,都会成千上万地涌向下枋寮祭奠义民。不过,今年的中元节普度,却由于丘逢甲、邢亮、黎景嵩以及众多的台湾知名人士纷纷参加,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特殊含义。
随着初升的月亮慢慢爬上东山,打开“鬼门”的时刻到了,只见义民庙山门前那些上书着“庆赞中元”的灯笼同时点燃了起来。庙里庙外一片灯火通明,光明将引导鬼魂从地狱来到人间,庄严隆重的祭奠仪式以迎请鬼魂的形式拉开了序幕。
邱逢甲、黎景嵩是得知邢亮要亲自参加今年的中元节普度,特意从台中赶过来的。此刻,他们二人与邢亮、萧山共同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等台湾知名士绅以及当地望族的族长。再后则是新苗军的吴汤兴、徐骧、姜绍祖、陈起亮;新楚军的杨载云、李维义;黑旗军的吴彭年、赖永兴;以及新竹、苗栗两县的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