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得意。不过,马上他的神色又黯然下来,大清的国势真的是江河日下,《马关条约》的伤痛还没有抚平,俄国又来趁火打劫。恨恨地骂了一声“无耻之极”,光绪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在御案前慢慢走了两圈之后,才将又有些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下来。
轻轻叹了一口气,光绪泄气地说道:“甲午新败,国势日蹙,大清现在还有说‘不’的资本吗?既然已经都开了那么多的商埠,又何必在乎多开这一两个。回头,让军机处议一议吧!”
皇上哀痛沉重的样子,令翁同龢心中也非常难受,大清真的只能这样任人欺凌宰割吗?如果多几个像冯华这样有勇有谋的人,国势何至于如此啊!想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动,忍不住开口说道:“皇上,臣以为陛下刚才提到的建‘经济特区’,将对外开埠通商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的设想或许就可以用在这件事上。咱们如果将旅顺、大连设为‘经济特区’,应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翁同龢的建议,光绪不是没有想过,可东北乃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在旅顺、大连设立“经济特区”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又琢磨了一会儿,光绪犹豫着说道:“师傅的这个想法,朕刚才也考虑过。要说这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法子,但唯一可虑之处就是怕太后和诸位大臣不会同意。”
“皇上有些过虑了,这件事反对者肯定是大有其人。不过,太后到不一定会反对,皇上没感觉到近一个阶段,太后对变法一事也很是上心吗?”老谋深算的翁同龢有条不紊地为皇上一一剖析着。
稍微沉吟了一下,光绪若有所思地说道:“太后近来确实对变法很热心,据说对冯华的这份儿变法方策更是反复看了好几遍。听说,太后还打算诏令各督抚也对《变法自强疏》的利弊得失进行奏对。看来,太后对冯华也是非常重视啊!”
皇上内里的意思翁同龢心中很明白,冯华此次进京行事极为低调,既没对哪一方表现得特别亲近,也没对任何一方予以冷落,颇让人有些摸不清他的意图。如果贸然加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