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血淬中华 > 第十二章 君臣初相会

第十二章 君臣初相会(2 / 7)

置疑又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置疑最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很多人对冯华在《务本篇》中关于‘务本以保名教’的论述颇有微辞,认为其中很多观点都论述的不够精辟准确,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的牵强附会,未能真正说清楚‘名教纲常’与‘西学’之间的主次关系;其二对冯华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提出了疑问,认为其设想虽然可谓是稳妥之策,但全面放开各种政策非但不合祖宗之法,而且还会有荡众心、毁名教之虞。”翁同龢答道。

微微摇了摇头,光绪说道:“冯华归自西洋,自是于中学认识不深,他能有‘务本以保名教’这样的见识已经是殊为不易了,朝中的有些人就是喜欢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还有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绝对可以说是奇思妙想。今《马关条约》已签,其中‘增开通商口岸、放开机器进口以及允许外国人在大清就地设厂,从事各项工艺制造’的规定,实际上已经使我大清的国门向洋人洞开。你就是不设‘经济特区’,又能挡得住洋人的东西进来吗?‘经济特区’的设想不但能将对外开埠通商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而且因为其区域有限、影响不大,即使有所不足亦可以及时就正、引以为戒,岂可因其微有瑕疵,就予以全盘否定。”

光绪这番极有见地的议论,令翁同龢既欣慰又惊讶。欣慰的是皇上真的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而且看问题也能从大处着眼,已经有了些英明圣主的气魄来;惊讶的是他对‘经济特区’的作用竟然认识得如此深刻:“皇上实在是睿智圣明、深谋远虑。今日俄国公使喀西尼还专门向总理衙门提出抗议,称《马关条约》增开的商埠都在南方,对俄国来说是大大的不公平,要求增开旅顺、大连为通商口岸。如果大清不予同意,今后与各国再发生纠葛,俄国将不会进行帮助和调停。就如皇上所说,与其被迫增开商埠,还不如主动设立‘经济特区’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翁同龢发自内心的称赞,让光绪也禁不住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有

最新小说: 东宫娇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南城亡事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替嫁太子妃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城南政北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