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好了配方,李青暖寻了个晴天开始琢磨拉挂面的事儿。在家做过挂面的人都知道,自家切好的细面用木棍下拉时候因为用劲儿不均匀经常断开,而做拉面时抻的面再细都不容易断。这除了面质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拉面里加了一种天然的蓬灰剂。蓬灰剂是由蓬灰草烧灰得来的。以前农家人穷,舍不得买碱面儿,就会用这蓬灰剂蒸馒头煮豆子。李青暖知道这东西不值钱,看起来还发黑泛黄,可有它来出来的面,却能达到细如棉线的效果。要不然后世怎么会有拉面一窝丝的说法呢!
更重要的是这蓬草灰不会对口感产生影响。
让和好的两碗面醒了,李青暖才顺着面的软劲儿往下拉。等到细面丝的形态出来了,她就赶紧让田铁石帮着挂到了晾面架上。
这晾面架是田铁石按着媳妇的要求自己动手钉的,上面四个横出来的圆木棍挂抻好的面,下面的根部还用石头压住防止歪斜。看起来倒有模有样的。
把架子放到通风能见到阳光的地方放置,等到了后晌时候就已经半干了。
村里跑着的猫狗不少,尤其是大猫,每到晚上都是不拘谁家乱窜的。为了避开它们来糟蹋东西,晚上李青暖就把架子挪进了东屋。
第二日大早,惦记着挂面的李青暖,天一亮就醒了。她戳了戳身边男人古铜色的胸膛,说了几句话,就穿了衣服稍稍收拾了一下,去了东屋。
经过一天一/夜的晾晒,细面已经被风干了。远远闻着,还有一股子面条的香气。
看着跟自己想象中差不多的细挂面,李青暖简直都要热泪盈眶了。她扒拉下一些挂面,又麻溜儿的捞了点酸菜跟鸭肠,煮了一锅酸辣挂面汤。
闻着味道,还真是香喷喷的呢。这不刚开了收拾好屋子开了大门的田铁石,一到灶房门口就咧着嘴抽着鼻子直夸媳妇做的饭香。
就这么着,李青暖的挂面跟鸭肠啥的算是做起来了。她心思多,还专门用过年买糖果跟糕点的包装纸把挂面包成一把一把的,然后又用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