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王府。
大殿之中。
朱梓一脸笑意,打量着大殿内的一众读书人。
这些儒生足有百人之多,其中年轻俊彦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也有十来个中年儒士。
他们无一不是手持折扇,头戴儒冠,说不尽的意气风发。
“各位,请坐吧!”
“谢过王爷!”
待众人落座,朱梓好奇道:“不知在坐的各位,谁人有功名在身?”
很快。
便就有数人起身,朝着朱梓恭敬的自报家门。
他们有着两个共同点,一个,是年纪偏大,另一个,就是他们都是举人。
可别小看了这些举人。
虽然他们比不得进士,但却是赶上了好时代。
要知道。
当年名扬天下的“大宋男神”苏轼,早年和弟弟苏辙一起中举时,老爹苏洵的第一反应不是喜悦,而是愁钱。
为了凑足进京赶考的费用。
这被后人称为“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三苏”,硬着头皮去求“父母官”益州知州张方平。
痛陈“为行者记,则害居者,为居者记,则不能行”的窘迫家境。
把张方平听得眼泪哗哗,不但慷慨解囊,还写信给京中同僚,“强推”三父子的才华,这才叫“三苏”从此惊艳大宋文坛政坛。
连贵为“举人”的苏家父子,赶考都如此困窘,可见宋朝的科考路,对大多数寒门家庭来说,真是一场倾家荡产的豪赌。
可真要说起来,苏家这还是好的。
那如果无人资助呢?
许多更穷的举人,也是啥招都想。
常用的办法就是借贷,比如家里穷得叮当响的北宋宰相何执中,就是靠“借万钱”才凑足了盘缠。
这还算是走运的,南宋文士楼璩赶考时也差钱,找乡亲们借钱。
硬着头皮求半天,却才借了“不满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