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编著了如此大部头的巨作。
细看书匣之上,乃是六个楷体小字:皇朝经世文编。
“经世之文……”阮元看来也是颇有兴趣,只因自己先前督抚之地,虽也有农田水利、礼仪刑法之作,可全书皆以“经世”为名,又敢使用“皇朝”和“文编”这般字眼的,却是未见。前代明末也有陈子龙编辑《明经世文编》一书,但能在公开出版的书作上使用“皇朝”二字,可见内容应是清人著作。打开书匣,翻开目录仔细观阅之时,阮元竟也是眼前一亮:
“请复实亏空变通驿站疏、京官必用守令、请通融停征之法疏、论役法……这是……”看着看着,阮元眼前竟出现了两个熟悉的篇目:商周铜器说、商周兵器权量说。
“这是我旧时所著之文啊,难道……”阮元看着文中竟有自己的作品,也将目录一篇篇翻了下去。果然,海运考、记任昭才、荆州窖金洲考等熟悉的名字,也一一出现在自己眼前。前后看得下来,写着自己姓名的文章一共有十五篇,正好是六年之前,自己在京城给魏源留下的十五篇文作。
“难道是默深……”阮元看着手中目录,却也想到了或是魏源已经将自己所作“经世之书”刻版发行,书肆方有了这部经世文编,也向书肆掌柜问道:“掌柜,这部《皇朝经世文编》,你可知是何人所作?这样长的篇幅,编撰之人应该不是一般人吧?”
“哈哈,老先生眼光真好。”掌柜当然不知道眼前之人竟是一位封疆大吏,见这日阮元不过布衣打扮,只当他是个老学究,也向阮元笑道:“这部书听说是如今的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贺大人编撰而成,所以这几日上了新书,咱们才放在这样显眼的地方嘛。不过我倒是听说,能成这样一部书,也不完全是贺大人一人之力,贺大人幕中有个姓魏的幕僚,才是真正的主编之人。怎么样,老先生想要一套吗?给您算便宜些,八两银子就够了。”
“好,那我就买一套吧。”阮元当即应道,很快从怀中取了几小锭银两出来。这句话倒是把掌柜吓了一跳,能够当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