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他们这些人如今也已是没了活路,便是索性与他回答道:
“我等与你确是无冤无仇,只是朱天宗师要我等取你性命,我们便是奉命行事罢了!......既是如今落入你手里,要杀要剐便悉听遵命!但若你是想从我们口中打探消息......实话与你说吧,我等也只是神教的奔命罢了,能侥幸讨得一口营生,便是卖了命。因此,此刻即便是我们想要说与你听,其他的缘由我们也是一概不知的!......呵呵,如何?这番回答,你可还满意?!”
武维义听了,却是嘴角勾勒,微微一笑,随后竟是朝着他们推手作了一揖,又与他们说道:
“各位既都是有技艺傍身之人,却是为何要听命于神教?......武某确是有些不明其中缘由,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那刺客的头目听到武维义向他的这番请教,只觉得此人确是奇怪的很。只当是在此处拿他们在消遣而已,便是没好气的回答道:
“哼!如今这天下,又哪里有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自从诸夏各国效法那郑国的子产,铸了什么刑鼎。放眼九州,我等任侠之士却是再也无处奔投!若是不为神教卖命,却又该何以安身?!”
武维义一听这“铸刑鼎”,便是对这些人的来历了然于胸了!原来,这些所谓的奔命之士,其实都是此前游走于各国之间的任侠之士!
话说于此之前的百余年间,晋楚二国争霸,诸侯各国只顾是各自扩军备战,又是疲于相互杀伐,整个九州可谓是乱作一团。各地百姓皆是流离失所,而这些任侠之士便是由此应运而生。
他们这些人,在彼时天下大乱之际可谓是春风得意!非但是做得了英雄豪杰,成为各诸侯公卿之间炙手可热的门客。而且,还能帮助乡里除暴安良,俨然便是成了诸夏各国百姓的护守豪强。
然而,自从二三十年前的弭兵之盟,晋楚二国相约是各自都罢去了刀兵,誓盟言和。这些任侠之士便再也没了用武之地了,而各国诸侯公卿更是过河拆桥,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