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经。
除此之外,还有包括《道德经》、《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在内的诸子百家,以及史书等。
至于课外书,则是这些书的各种疏义,也就相当于文言文教材的读后感、备注、翻译之类的。
这是一个读不起书的年代。
像郑经这样的,若不是有荥阳郑氏的族学支持,他连教材都买不起,更别说课外书籍。
因此,若是他能把教材的售价给大幅降下来,不仅能赚钱,还是大功德一件,而售价一降,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这样一来,光是现有的流行教材加课外书籍,他就不愁没畅销书可印了。
既能赚钱,又是大功德,这是多好的事?
不过对他来说,真正能赚钱的,还不是上面这些,而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另外两本经典启蒙教材。
《三字经》!
《弟子规》!
《三字经》最早是啥时候成文的?
南宋!
后世较为公认的说法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
而《弟子规》的面世则更晚,一直到清代,才由教育家李毓秀编写出来。
而这两本书,尤其是其中的《三字经》,等到了宋元明清后,属于比《百家姓》和《千字文》更为重要,也是识字必学的启蒙教材。
因此,郑经也打算提前将它们给“创作”出来。
剽窃,才是穿越者的正确打开方式!
至于他能不能背出来,这自然不必担心,要知道,《三字经》和《弟子规》都只有一千多字,在后世,像《弟子规》这样的,一个蒙学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都能把它给背出来,更何况郑家这样的专业人士?
他需要做的,就是把两本书里,唐宋之后的内容给截除,并把其中明显的糟粕给稍稍修改一下。
这两本书一旦被普及,将给他带来多大的收益?
真要彻底推广出去,华夏胡夷,四国加起来起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