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曹操兴奋归兴奋,虽然对科举制的实行大有兴趣,也不可能自降格调亲自下去监督查看科举的举办。所以只能通过折中的方法,不断地传唤曹植,询问科举的相关事宜和进度,有的时候,甚至要一天传唤两次。
曹植也据实相报,他一直都认为曹操是一个有魄力的人,在历史上,曹魏之所以被司马家所取代,并不是真的因为司马懿的权力所导致,更为重要的隐患就在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察举制始于汉武帝董仲舒的意见,通过各级法官推荐品德和才能优越的人才任职当官,九品中正制则是从曹操前期便开始的,最后确立于曹丕时期的制度,那时候天下社会混乱,拼爹成风,察举制已经很难推荐真的人才,曹氏既想掌控人才,又想取得拉拢世家大族支持,就必须通过将人才设九品,从而使关系户合法透明化。这样因势利导达到了选拔人才拉拢贵族一箭双雕的目的。
但是这样做的弊病也很明显,就是让豪门掌握了官吏的选拔,从而让世家大族们的权力进一步扩大,而因为世家大族们的势力变大了,曹家为了拉拢他们,就必须要更加让步。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其实曹家的威信就已经像现在的刘家一般,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司马家却借机成为了豪门的领头人,还给了这些豪族们控制国家的权力,因而,曹魏才能被如此声波不惊地被司马家所取代。
曹植之所以这么早就把科举制给搞出来,就是为了防止历史重演,在早期就想办法让寒门崛起,以此来对抗世家。
不然等到后来,世家吸的血越来越多,实力会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不可控,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发展科举制,势必会遇到比现在更加强大的阻力,也会更加艰难,就悔之晚矣了。
不过现在曹操对于科举制的上心程度,其实是超乎了曹植的预料的。
原本在曹植的料想中,因为曹操本身就是文人的缘故,身上怎么也沾着一些文人的气息,所以对于科举制的实行必定也是能够看得清厉害的,明白科举制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