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颍川荀家的代表人物,荀彧更是曹操这里的重要军师智囊,原本是风头无二的大人物,可是因为现在曹操要对世家动刀,荀彧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同意科举制,会招致世家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世家蒙受损失,但是荀彧作为一个政治嗅觉灵敏的顶级政治谋臣,他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曹操现在确实是在被世家给吸着血,而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即使到了最后曹操统一了天下,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成果也会被世家给吃个不少。
甚至于,会危及到曹家的统治地位。
这些荀彧早先也有所察觉,只不过碍于臣子以及世家身份的关系,再加上世家终究没有太过分,只是吸一些血,并不会危及到大汉的统治。
况且因为荀彧心中一些对于大汉的忠诚等原因,也是所以一直也没有指出来这一点。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被曹植给清晰地提出来了。曹操问道自己头上,已经容不得自己再逃避。
苦思良久,荀彧终于分清了厉害,躬身对着曹操说道:“回明公,若是为了江山社稷,则植公子所言甚是。”
听到荀彧的话,曹操当即仰天大笑。
荀彧在世家和自己这个主公的选择中终究还是选择了自己,这让曹操感到欣慰无比。
在荀彧同意了之后,很快,曹操也就同意曹植去筹备科举了。
虽然其他的文官们有一些都是面露不忿,但是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在背后小声地嘀咕几句。
大魏书院的第一次科举在曹植的早有预备下,很快就开始举行了。选题无非就让考生写一一些关乎孔孟之道,百姓民生还有一些经典文章的策论。当然,在曹植的提议下,还加入了拼音的考记这一选题。
虽然曹植并不是对这些儒文很感冒,但是好歹这也是这个朝代的人学习的基础,自己当然不可能按照自己穿越之前的思维去教他们。
所以在曹植的打算中,还是要先让这些学子们学习这些汉朝学的东西,然后再寻找机会在教材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