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尹、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与协正庶尹。
武官十二级勋位为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获得勋位的标准一是起步官职,文官从五品,武官从六品。
二是肉眼可见的治国、治军实绩。
于是苏咏霖给目前的高级文官武将们晋封了一批爵位和勋位。
比如赵作良,成为唯一的文官柱国和文官爵位拥有者,被封为临沂县公。
其后一批文官都被赐给正治卿以下的勋位,再也没有文官得到爵位的。
而武将行列,五大兵团的司令官都被封为柱国勋位,其后也有上护军、护军等中高级勋位被赐封给立下功劳的军官们。
爵位方面,五大兵团的司令官统一被授予开国县公的爵位,其下多为县侯、县伯等等爵位。
武将们因为功勋卓著,不说爵位,得到勋位的数量也远多于文官们。
文官们对自己很难得到爵位的事实不是很高兴,但是对于可以得到勋位这一补偿还是接受的。
基本上的国家新制规划会议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场关门会议开下来,新朝的规章制度尽收眼底,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尤其是文官们,一场会下来,他们普遍感觉到的是苏咏霖对自己的绝对自信和对权力的强欲与把控。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对未来新朝的政治规则持悲观态度,觉得这对于臣下来说不是好事。
但是这对于新朝来说绝对是好事。
但是苏咏霖借着这一天赐良机,大刀阔斧的砍掉了历朝历代以来延续到如今的一些顽疾。
他砍掉了很多冗官的存在与支出,砍掉了很多爵位的支出,砍掉了很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朝廷节省了大笔的费用。
宋朝冗官冗兵的制度问题被他一刀切,让新朝得以轻装上阵,大跨步的前进,为未来进一步的变革奠定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