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黄瞎子这样的证人找不到,举证建王的难度就更高一点。这可是皇帝最宠爱的嫡子,一个不慎,举报不成,反会招致大祸。
周家这个时候, 也一定很苦恼吧?
顺天府,五成兵马司,锦衣卫,倾巢出动,也不知是不是找人背黑锅,京都的三教九流遭殃的不少,许多人都被投入了大狱。沈晔不免皱眉头,私下和沈宛说起:“我看那些人也是坐不住了,皇上一直盯着要一个结果,可这种事情,一个不好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哪有那么容易查出来?”意思是那些人为了给皇上一个交代,急功近利,甚至不分青红皂白。
沈宛眼中一黯,长长的叹了口气。这种事情,沈晔都能看出来,那些成了人精的朝堂重臣们,岂能不懂?
难道,皇上就由着他们折腾吗?
沈宛眉头微蹙,似乎有什么从脑海中一闪而过,“父亲,您说,他们竟敢这样糊弄皇上,难道皇上那边一点音信没有吗?”沈晔一怔,语气里充满了犹豫,“皇上马上就要过五十大寿了,春秋正盛,难不成连手下几个大臣也管不了?”五十岁搁在现代,的确是还能奋斗一二十年的年纪,可搁在古代,用春秋正盛这四个字,有些勉强。
想到沈晔也是典型的臣下心里,沈宛没有多说什么,只暗示他:“大年初一,您要进宫朝贺,到时候就能见到皇上了吧?”虽然这样,安定侯府如今四平八稳,不算得盛宠的公卿之家,沈晔也不可能离皇上太近呀?他嘀咕着,为难道:“与其这样,还不如找镇北侯,他能在正殿和皇上说上话。”
沈宛并不希望沈晔直接去找镇北侯,以免引起什么误会。想了想,说道:“我去和周大公子说说这事吧?”他们也不过是想知道皇上如今的身体状况罢了,以周北慕的聪明,一定能明白她的弦外之音。
“就在这里写信吧。”沈晔也按捺不住,亲自替她铺开了信纸,“到时候我派人送过去。”
沈宛点头,自己磨墨,写了封充满暗示的信,由沈家的护卫送到了周北慕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