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相夫教子,长子这一脉算是没有问题了。但其他几个子侄,实在太不成器。
杨安被阁老李西涯看中拜在门下,又是少年解元,日后前途无量。他不是没想过把沅丫头嫁到杨家去,可惜诗书传世的杨家把一个女儿嫁到公卿之家,已经是给了他莫大的面子——
江南诗书之家出身的小娘子,在定亲的时候往往最受欢迎,特别是受官宦人家的欢迎。母亲从襁褓之时就开始教儿子诵经认字,长到四五岁,便连开蒙也完成了。
杨春点头把女儿嫁到定远侯府的时候,就已经把人情还清楚了。
故而管路虽欣赏杨安,却也没有奢望。杨家早早给杨安定下同为江南望族山阴王氏的小娘子,婚期就在明后年了。
如今洌哥儿的婚事,他让儿媳杨氏去挑,便是存了挑个知书达理的小娘子的意思。听闻永国公的次女也是能识文断字的,他这才放心满意。
否则再娶个目不识丁只懂女红的进门——他定远侯府又不是招绣娘。
晚膳摆开,女眷这桌不过说些家长里短、衣食穿戴。正当管沅寒暄了几句觉得索然无味的时候,那边桌祖父管路和哥哥管洌说起朝堂时局。
“靖安侯最近动作不小,听说他怂恿着皇上要把上十二卫都整饬一遍。”管洌说起此事颇有些忧心忡忡。
上十二卫包括管洌所在羽林左卫,靖安侯盛巍是正一品右军都督府都督,自然有权置喙此事。
管沅听到靖安侯三个字,筷子便停了下来。
前世她在庐陵,消息闭塞,新皇登基后靖安侯做过什么她一无所知。但她能确定的是,以靖安侯那忠直强干的性子,势必不会放过即将称霸朝廷的阉党。靖安侯和阉党的斗争,现在只怕是一触即发。
莫非这次整饬上十二卫,就是导火索?
她只希望不要波及哥哥,不过前世哥哥一直在从五品羽林左卫指挥使司镇抚的位置上没有变,那么这一世想必也不会受牵连。
然而管沅所不知道的是,此生已有太多不同,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