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仗打得多了,军心士气能旺才是怪事了。
现问题不难,难的是解决问题,不过,对于李贞来说,这些问题都算不得什么难题,无他,钱这玩意儿李贞有的是,练兵的人才也不缺,无论是骑、步、弓,李贞手下都有着充足的人才储备,至于武备方面,有着“燕记商号”强大的运输能力和随军抵达安西的“燕记工场”技术工人的存在,这方面也很容易解决,唯一稍显棘手的便是竖立军队的战心问题,毕竟军队的信心并不是靠武器装备乃是训练能竖立起来的,必须得靠一系列的胜仗来支撑,就目下安西唐军这等状态,李贞哪敢将军队拉出去打仗,所能做的也就是趁着冬季将至的机会,募集士兵,强化训练,而后下令随军抵达安西的各方面人才动将起来,设立各种武器研机构及工场,无论是佰刀、强弩,乃至火药武器等全都摆上了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军校正式开始试运行,对军中的将领进行重新培训,不合格者予以撤换,好在安西远离朝堂,山高皇帝远,一切都是李贞说了算,倒也不曾出过太大的乱子,整整三个多月忙碌下来,安西之事务渐渐走上了正轨:
安西之地素来是以军代政,虽然所控制的地区仅仅只有四座城池,可却全无文官体系,一直都是镇守府在管着民政,以一帮子丘八大爷管理民政事务,不乱套才是怪事了,故此,李贞在整顿军队的同时,也没忘了建设文官体系,一步便是军政分开,将原四镇守府手中的民政之权收回都护府,任命莫离为都护府长史,秦文华为都护府录事参军,共同负责民政事务,并以“旭日”暗中培训的读书人为骨干,组建文官队伍,在现有的四镇试行州县制,以唐律为准绳,治理地方,二步便是对现有的军队进行整编,将四镇守府撤编,改成六营野战军,原有士兵中经考核不合格者淘汰到地方,组建团练营,每营五百人马,四城各一营,除负责守城之外,兼顾地方治安,当然,这些团练营并不是以军队的编制存在,而是以衙役的身份行事,也算是在编制外打了个擦边球,三步便是对军官层进行相关培训及考核,以军校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