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博格#莱斯顿提供的生物传导技术调节速率,使两套动力系统为一体。而这就造成在最高限速之时,速率调节器未能彻底压住能量输出,导致战机会在近空极限速度之后表现出持续增速的短暂现象——这种与指令相违背的现象多次发生后,会导致战机部件不受重负,最终解体。
“另一个不稳定速段是转为低速巡航时,会出现速率不稳定现象,时快时慢,机体颤抖。”
考虑到一个是极高速,一个是极低速,两者之间的协调显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过,拜伦身边的专家为他解释,这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是他们还没有彻底的吃透生物传导技术。
双栖战机的优势在于,随时可以摆脱星球引力飞跃太空进行作战。因此,太空作战测试,则是另一项必要的测试。
指挥中心下令之后,墨黑战机轰鸣着升到三十万米高空之后,变形为初始的太空战机形态。当太空战机的速度一旦发挥出来,眨眼之间就脱离了星球!
“近空变形为太空模式,耗时二点六三秒,失衡二点八九秒!”
“飞跃大气层,未开保护罩,战机组件高度受热,微量损伤!受损程度不高于千分之五。预计每八十次飞跃大气层,需更换百分之一点三零件。”
拜伦满意极了,双栖战机有一点不好,组装变形模式使得并不能做到铁板一块。这就使得其容易在出入大气层时受到损伤——虽然保护罩可保护,但保护罩能量有限,不能总是指望它。
为此工程师还特地加强部分曝露在外的零件,采用了新涂料来避免大气层的伤害。现在看来,一切辛苦都是有价值的。
双栖战机跃入太空,一艘废弃战舰漂浮在太空中。另一艘完好无损的战舰则在远处静静的观摩这场测试,顺便将全息影像转入地面指挥中心。
在这里,双栖战机尝试变形为近空战机,但明显表现出巨大的不适应,速度之慢令人磨牙。
问题终于出现了,每架战机的携弹量大都有自己的载重。近空导弹与太空导弹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