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作用。”
指挥中心的总指挥下令:“尝试战斗动作,对预定目标进行火力测试!”
墨黑战机在全息影像中骤然做出半月回旋,这是极其的高速下做出的动作,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工程师立刻大声呼喊:“半月回旋半径略小于蝙蝠K88,与K24持平!”
回旋半径越小,就意味着越灵活,精度越高,在战斗中越容易争取到也许零点零一秒的时间,给予敌机致命打击。
试飞员的飞行技巧极为了得,一一尝试各种战术动作后,全速掠空而去。指挥中心大量的工程师中又发出喊声:“近空全速略高于T24。”
墨黑战机在二十万米的高空中高速滑翔而下,在近十万米高度时,试飞员的声音飘荡在控制中心:“指挥中心,幻影要求开火!”
“还未抵达预定高度,告诉我你的理由!”总指挥大声呵斥。
“目前高度已勉强可辨识目标,我想试试!”试飞员充满自信。
“批准请求!”
嗖嗖嗖!数枚导弹呼啸着俯冲而下,那速度,甚至比战机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
几乎一眨眼之间,预定的演习场树立的目标在导弹的袭击中轰然掀起滔天红浪,火红的光芒照耀了半边天空,那炽热的感觉甚至沿着空气迅速蔓延到指挥中心。
“漂亮!”工程师们吼叫着发出欢呼声,试射成功,就基本意味着双栖战机成功了一半。
现在,就只剩下两个主要测试环节,一是战机在各种速率下的数据变化,二就是在各种近空环境下的变化。但第二点可通过环境模拟系统来进行测试,倒不是太着急。
剩下的速率测试略显得有些不太顺利,工程师盯着战机的各项数据变化大喊:“二个速率时显得不够稳定,一是近空最高限速,战机会出现轻微的抗速性。预计在一百四十七到一百六十八次逼近最高限速后会出现组件解体现象。”
由于双栖战机的太空速度远不是近空速度能够比较,而且为了节约成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