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面受敌,南袁绍,北鲜卑,东公孙,战场自然也就分别设在了冀州的信都城、幽州边境的崇礼关与幽州辽西郡的山海关。此次算是刘备的首次大劫,三面受敌中,只要有任何一路被其攻破,便会使得整个幽州震动,刘备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也。好在先有陈宫以鱼目混珠之计骗过田丰,接着贾诩又以袭营斩首之计杀了轲比能,退却了两路大军,逼得袁绍不得不主动议和,幽州之危成功结束,刘备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冀北和冀东诸郡县,不但使得疆域拓广,更是为下一步进军青州打通了道路。
此战对于袁绍而言,也是得大于失。袁绍窝兵河内,粮草全靠冀州供给,无内动自主之能,这也是为何袁绍宁愿蜗居在河内,却也不南下将几近无主之地的司州全境占领,毕竟司州自从蹇硕、十常侍以及董卓之乱,人口失去十之**,几近空州一个。冀州却是产量多人口密的大州,只要袁绍能够占领冀州,将之人口南迁一部分,便可使得司州再次恢复以往之繁荣。
此次袁绍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地全占冀州,却也占了冀南与冀西的五郡一国,加之河内郡,袁绍所占之地的面积并不次于曹操的兖州。眼下,雍州有了董卓,百姓多受其苦难,向司州迁徙,已经成为雍州百姓的唯一活路,袁绍占领司州之后,只需再将流民政策之优惠大大提升,数年之内,司州毕竟恢复其以往只繁华呀。
相比较于刘备和袁绍,丧失冀州治权的韩馥本该成为最大的败家,但是,韩馥的结局果如荀爽之预料,刘备得了冀州之后,便因甄姜之因对之极为尊重,将其住处从信都迁到了幽州涿县,奉养起来,最后,韩馥在涿郡离世,终年八十八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绝对是高之又高的高龄了。是以,纵观韩馥一生来评价冀州争夺战之其得失,就连韩馥自己都认为得大于失,否则的话,他是万万活不到八十八岁,更会惨死在某一个夺得冀州的诸侯之手。
冀州战事结束之后,刘备马上挥军幽州,外环已经平歇,接下来要处理的便是内忧了,也就是辽东叛乱。刘备以赵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