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入骨,书生理所当然地病了。
马马虎虎,老套的剧情,但胜在字写得赏心悦目,文笔也流畅舒服,让人顺顺当当地看了下去,没有任何不适。于编辑打了个哈欠,接下来就该是重逢的剧情了吧?那女子肯定是什么山精鬼魅,野外突然出现的漂亮女子……没有什么问题谁信呢?让他猜猜,是深夜潜入书生房间内找回遗落的耳环,还是在河边偶遇呢?不管怎么样,主编绝对是不会喜欢这样才子佳人相爱相恋的故事的。
书生的母亲见自家儿子病了,忧心忡忡。那一日,母亲端来了一碗河蚌汤:“今日村里的渔夫新打上来的一只河蚌,听说你病了,送与你熬了汤补补身子。你是没有看见,那河蚌那么大,怕要成了精了……”
书生心不在焉地听着,一心想着那个女子。为了赶快打发掉母亲的啰嗦,他接过那碗汤,一口饮尽。然而碗里还有些什么东西,碰着碗壁,发出一声“叮咚”的响声。
“书生放下碗,只见碗里有一只耳坠,那是一颗浑圆的珍珠做成的耳坠子,极其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泛着莹润的光辉……”
于编辑:“……”
明明是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入了编辑办公室,洒在他身上。明明该察觉到这冬日里难得的暖意的,可是于编辑却绝得周身发凉。
正好是要下班的时候,隔壁办公室的那些同事们呼朋唤友地说:“下班下班!下馆子去喽!”
于编辑浑身一震,回过神来,高声喊道,“等等我!”然后匆匆收拾好东西,和他们一起去了。
………………
沪上的新闻事业当时十分发达,报社的职员收入是“与年俱增”的,以《申报》待遇最高,但大体上差不多:一般的编辑、记者月薪80至100银圆,像徐铸成和顾执中这样的“名记”170银圆左右。高级职员的月薪在200至300银圆之间,年底同样发一个月双薪和奖金。①
于编辑其实挺年轻的,年轻人总爱和年轻人玩在一块。这一起去下馆子的都是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