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运大同篇》
从山阴到姑苏原本最多不过一月的行程,硬是被姬子皙走成了两个月。
每到一座城镇,每近一个湖泊,每遇一处景致,大船就会停下来。
一行人下船,挑个客栈盘亘几天。
他则牵着她的手,踩遍青瓦白墙间的石板路;数遍谁家飞檐上的、蹲坐的那几只憨态可掬的玲珑瑞兽。
两人心中都很明了,临淄风云突变后,能这样单纯的、相依相偎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数。将来的日子,会有什么的人,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已经不那么重要。岁月静好、活在当下,是他们心里唯一的慰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路程过半的时候,他们终是来到了越国与吴国的交接地:“余杭”。
余杭位于杭嘉湖平原和邗沟道的南端,是江水入海处的圆心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余杭早先为越国领地,吴越会稽山之战后,它由一座完整的城池,变成了以苕溪为界的南北两城。苕溪以北为北城,为吴国所有;以南则为南城,由越国管辖。城北城南的余杭人,同饮一泓苕溪水。可不管谁来称王、哪家称霸,都操着一样软糯的吴侬软语,“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无韵走了一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