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提出了参战的请求,与此同时,则加紧对德作战的军事部署,到8月3日,日本第二舰队在佐世堡已经作好了随时出动的准备,而陆军参谋本部已着手制订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对于日本参战的请求,英国心存疑惑,可以说是颇为矛盾,他既害怕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侵犯自己的在华权益,又担心日本占领德属太平洋诸岛会同澳大利亚以及美引起纷争,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日本海军的力量,消灭德国远东舰队,保护英国对华利益,尤其更为害怕日本倒向同盟国,对战争大局不利,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英国只能是希望日本在有限的范围内参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当天,即通过驻日大使格林向日本政府表示“万一战争波及远东,香港和威海卫受到攻击时,希望日本予以援助”,8月7日,英国驻日大使正式要求日本出动海军协助搜索并击毁正在中国海面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英国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日本仅在中国海范围内助他一臂之,却未料这正中日本下怀。
8月7晚10时,东京,首相官邸。
首相官邸会议室内,大隈内阁所有的阁员都齐聚于此,会议自然是由首相大隈重信主持,依次是外相加藤高明、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陆军大臣冈市之助、海军大臣八代六郎、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农商大臣大浦兼武、递信大臣武富时敏以及负责记录的内阁书记官长江木翼。
这是在格林大使提出希望日本参战的请求后,大隈重信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而会议的议题则只有一个——讨论参战问题。
“英国参战之后,即使战争继续下去,最后的胜利也在英国方面,就是最坏的情况也会是对英国有利的不分胜负的结局。所以日本参战没有什么损失。”
在会上外相加藤高明再一次强调着参战的好处。
“抓住好机会,在世界上提高日本的地位,在东亚进一步巩固日本的立脚点”。
接着他又把视线转给首相大隈重信,指出参战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