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拉的应届毕业生比赛,本身就不公平。自己当然也过了高考初试关,虽然成绩不甚理想,但语文也算是一个高分,毕竟还有一个多月的补习时间。学校也很上劲,把进入复试的同学统统召回学校,不管高考还是中考,统统突击回炉。
从那往后,他们的生活内容,只剩下一个主题:复习应考。查晓卉料想自己不算拔尖,至少还应在半数以上。原想照着省里统一发下来的复习大纲,一项一项温习过来,不敢奢望能够发生质的飞跃,上个台阶还是应该没有问题。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实在有点吃力,除了语文尚有一点把握以外,其他的功课明明以前学过,可一点复习的感觉也没有,相反倒象学习新的课程。似曾相识,转眼即忘。特别是数理化,那些公式符号,它认识你,你记不住它,看着看着,便在眼前群魔乱舞起来。也许是冲刺前的紧张,查晓卉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不管怎么努力,初试之前的那种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
再看李卓然,俨然又是一个热点人物。老师的复习辅导课一结束,同学们立刻围上了他。仿佛他是一个整天蹲点在同学中间的辅导老师,大家都把最后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的身上。不时听到有人在毫不吝啬地夸奖,说他的思考角度跟同学们高度一致,解答疑问通俗易懂,不象有的辅导老师,只会官说官话,照本宣科,刻板教条,真叫人怀疑当老师的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搞懂那些功课。肯定是那些不争气的家伙在溜须拍马,开始她还有点不以为然,后来有的老师也称赞起来,便不能再加怀疑。
自己也有一大堆问题,光找老师已经不足敷衍,甚至有些老师给她找烦了,婉转地要她上课注意听讲。几次想去直接请教,犹豫再三还是没动。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请经他辅导过的同学再给自己讲解,虽然不免走样,毕竟聊胜于无。渐渐地,已经还给老师的那些东西陆续找回了一些。有些问题,把充当二道贩子的同学问急了,便说我也不懂,最好你直接去问李卓然。她只好装聋作哑,不再为难人家。有些同学反倒觉得她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