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荤,三素。六个碟子,一字儿排开。其中一荤,一条不宰不迟的整鱼,先油煎,后红烧。阿二自然识得,是那种本地人平素根本不吃的鲤鱼,老家做祭鱼连腮也不挖,这里不知是什么规矩;四只邻城无锡的特产,肉酿面筋,叠成品字形,三只在下,一只在上,无论那个方向看都是一个宝塔尖,算是一荤;另外一个,三只切开的咸鸭蛋,煮得恰到好处,黄红蛋白,渗出几颗金灿灿的油珠,一眼望去非常娇人。三个素碟:老卤豆腐,水煮百页,还有粉皮。粉皮绿得发乌头,一看就是山芋粉,阿二知道最好是用绿豆粉做,亮的象狼的眼睛。
粉皮这玩意儿,各地方叫法不同,还叫李石媚闹过一次笑话。一个路过的外地客人,指着别人点的粉皮说凉皮,李石媚回说没有。客人以为卖完了也就罢手。不料后到的客人又点了一盘蓟菜搅粉皮,外地客人大恼,斥骂服务员欺生,解释了半天,方才消除误会。那次阿二记忆尤深,李石媚的耐心好得出奇,那个河南口音的客人当时骂得非常难听,却不见回对半个孬词。始终是好言好语,旁的客人看着都快憋不住了。
最上面,三道主要供品,中间的一个大盆子里,盛着元宝头,实际上是一只完整的猪头。可大家都管它这么叫,无非是想讨个口彩。火候恰到好处,不见一点皮绽肉烂。两侧分别是一只整鸡,一块没有改刀的肋条肉。在三荤三素的下首,放着两套筷箸碗盏,一边一个小酒杯,看样子将有两位客人赴席。
整个布置都是在客堂中央的一张八仙桌上,四周脱空,背北朝南排列,正跟房子的朝向一致。对着筷箸的地方还放了两盏蜡扦,它们之间则是一只盛满生米的香炉。
要说这种阵势,阿二不是一点概念也没有,小时候就见爷爷奶奶摆弄过,一年也得有两三回,最隆重的一次好象也是这个时候。已近小年,过去的这个时候都要祭祖宗。可这算迷信活动,*一开始就给统统废除,老家好象有个邻居偷着弄过一回,叫人检举了还上街示众。阿二接触查家,也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从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