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财富一样到处炫耀。
大字报毫不客气,把他们的关系上升到了崭新的高度,剥削与被剥削,奴役于被奴役。不知从哪儿得来的消息,说阿二本是逃亡地主的狗崽子。后面的一条有点致命,特别扰人,当然只要查韧毅不主动发话,永远不会派人外调。好在那几张大字报没多少人响应,挂了几天就让凛冽的寒风统统刮掉。查韧毅又及时地布置了几次卫生检查,折腾得那些居委会干部七窍生烟八方吃紧,倘若没有阿二,他们说不定自己就会主动报名下乡一逃了之。一时间阿二又成了炙手可热的宝贝,当基层干部的恨不得自己手下多几个阿二。谁再想动他的脑筋,除非愿意自寻烦恼。
然而事情一旦说到桌面上了,自然有人出头过问。这个时候,已经有工宣队进驻地区。工宣队的功能不好明确定性,有点太上皇的味道,至少象钦差大臣,手里拿着尚方宝剑,指哪打哪,什么都能管辖,有的时候还要身体力行。关于阿二的问题,工宣队的队长也找过查韧毅谈话。在时下政治就是一切的年月,每个人的天职就是无时不刻都不能忘记证明自己的清白无暇。一通竭力的辩白之后,队长还是提醒主任应该注意群众影响。眼看没辙,查韧毅唯一能做的努力只能拖延时间。这回可是老天爷出来帮忙,阿二再逃一劫。一场大火,居然造就出一个活学活用的先进典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收官的时候,据说美国人用了不少燃烧弹轰炸日本本土,日本的城区大多是木质结构的房屋,放把火是费效比最高的进攻手段。要是让美国人来轰炸三岔路口地区,他们肯定会把日本的经验搬来。一颗凝固汽油弹,笃定把这个地方一下子夷为平地。个中原因,当然还得从这个地区的形成过程中寻找。几十年前,这个毗邻城门的地方是一片乱葬岗子。逃荒的,卖苦力的,城里找不到安身之处,就来这里搭个窝棚落脚。那个时候不用土地规划审批,给警察一点孝敬就能落地生根。后来城西南建起了许多的纺织厂,不少乡下女孩都到那里面打工。老家离厂子远,当然需要就近寻个住宿。有人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