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了解一下李磊一天的生活和时间安排,放学回来是否帮家长做些事。老李告诉他,孩子在家还算听话,也勤快,每天上学读书基本上是两头墨黑,因为离学校有十多里,吃过晚饭后,如果是晴天每人去担一阵地基,准备明年建两间屋,如果是雨天就搓搓草绳帮助打点草包。老李十分坦率地告诉了他在家的劳动情况,儿子听话,读书回来能帮助自己做事,能分担他的负担了,他很高兴,谈吐间不无自豪。
周塬顺着老李的意思往下说:“俗话说,男子十五当门户,他们兄弟小小年纪懂得为父母分忧解愁,帮助你们做事,是十分可爱的,我要祝贺你有这么两个好儿子。本来学校从小学开始也一直是教育学生要对父母感恩,要帮家长做家务,以培养劳动习惯。但是今天我要说您,您这安排欠妥当。”
“欠妥当?”他停下了吧哒的烟袋,怀疑地注视着老师。
“是的,不妥。首先孩子还太小,才十五岁十三岁,能做多少事啊?其次耽搁了他们的学习时间。您算笔账,他每天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白天上课是七个钟头,至少要五点多放学,这来回近三十里路要花多少时间?我可以肯定,如果是雨天,这么溜溜滑滑的路,最快也得下午七点多方才到得家。回得家来,你还要他担一个立方的土,或搓30丈草绳要多少时间,您每天让他们睡多少时间?”
“那,那是不足八个小时了。常言道,‘寒窗苦读’,我们这种家庭要读书是要吃苦啊!”
“我并不反对要苦读,但他们有什么时间去看书?上高中了六七门功课,那么多作业,都是要时间才能完成的。大嫂方才见我进来就问,磊伢子是不是在学校犯了错误,让老师上门来告状来了。我说伢子很可爱,是老李你的儿子,性格像你,也很要强,一直是班上的前几名。但从五月以来,明显地后退了,作业马虎多了,许多没有完成。这不是他不守纪律,也不是偷懒,是他没有时间,中午人家回去吃午饭,他不回家在教室里做作业。我发现他困得很,上课常常打瞌睡,是睡眠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