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册。
饶是见惯了自家仙君那藏书众多的书库,莲藕仍旧被这杉庵里的书山书海给惊住了。
你想,同样是一万册书,置于三丈长、五丈宽、一丈高的庵舍,跟置于堪比殿阁的大书库相比,跟那视觉冲击绝对不一般!
小小一方书斋,几无立足之地!
到处都是书架、书柜、书框、书案,满目琳琅。
莲藕粗粗环顾一圈,发现这间书斋里除了书画和笔墨,就只有一壶清茶和一只青釉瓷杯。
读书人啊!
莲藕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无声的喟叹。
书案前,小书童利索地收拢了数本书册,将带来的笔墨小心地搁置好,献宝似的指了指棕褐色的方砚台。
“先生,这便是从星砚,极受汴梁学士欢迎,重十八两,一尊价可达三十贯,山长费了好大工夫才倾家荡产买了两个,一家人吃了数月的糠菜。一听说先生回了杉庵,这不马上派小子来送砚了,可见山长对先生的看重……”
“多谢山长抬爱。”先生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打断他的絮叨。
“您要不要试试看,看看合不合心意?”
三十贯!
莲藕登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大的手笔!
足够一户普通人家十数年花销呢!
想她今日赔给种麦子的阿伯那一贯钱,还是攒了好几年才攒上的,掏出去的时候简直有剜心割肉之痛。这些个看似清苦的读书人,买个破砚台就花完了她一百年的积蓄!
先生略一颔首,走至书案前,松松挽起袖子,揭开棕褐色的方砚,灌入冷茶水,轻轻研磨。
砚池底浅浅雕着若有若无的浮云纹,中有一颗凸起的石眼如圆月,砚背则有高高低低六十六个石柱,柱顶均有石眼,翻过看去,有如繁星洒落。砚的右侧刻有一段楷体铭文,笔画舒展,轻重错落。
“月之从星,时则风雨。汪洋翰墨,将此是似。”
先生侧目而望,一边研墨,一边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