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真正的表达,大概还是想说着,我去之后,阮籍啊,向秀啊,彼等之辈,又能在司马昭的高压下坚持多久?该降的,还是降了吧。——当然,我不劝你们。
总有人,不自量力,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些,都是选择。
而这个群体,也就在这般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中,沉淀着,和升华着。
一如生命个体的进化。
一人又一人,一年又一年,一世又一世,一代又一代,千秋而下,沉淀的化为基石,升华的成为信仰,成为很多人精神上的指引。
许广陵想起了《左传》中的那句话: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然后,章老在书房中给他述说的那些圣贤的名字,一个个地在心头晃动。
老子,隐世者。
他的行迹,无济于世,也无补于世。
但最终,他留下了一部《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短短五千言,却凝聚着太多太多的智慧,一种接近于“根本”的不需替代也无法被替代的智慧。
关于个体,关于家国。
此之谓立言。
千秋不废。
图书管理员,济世者。
和众多的仁人志士一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其事其名,于国同休。
此之谓立功。
千秋不废。
苏轼,一个普通的士子。
其有言,不能并老子,其有功,不能并图书管理员,其有德,亦非大德。但依然以其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