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又是这个郭淮识破了诸葛武侯地用心,屯兵北原,更识破诸葛亮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的战略意图,令一代奇才诸葛亮无功而返,更加进一步刺激了诸葛亮的病情,令诸葛亮当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
可以说,诸葛亮地死,这个郭淮有着直接原因诸葛亮死后,无论是王平还是姜维,与郭淮交手都未占到半点便宜,此人在长安地区一共呆了三十多年,绝对是长安地区解决各种问题的专家和防守长安,汉中,西凉的中流砥柱。
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恭恭敬敬、而使诸葛武侯“泪满襟”的郭淮,太史慈的心脏不争气的跳动了几下,含笑招手令郭淮坐下。
史阿见状,松了一口气,看得出太史慈对自己的这个徒弟印象不错,而且也对自己的自作主张并无不满,心中暗赞太史慈的用人不疑。呵呵一笑,史阿对郭槐道:“伯济,这就是我和你说地大人物了。”
郭淮一个劲儿的点头,太史慈若是还不算大人物,谁才是大人物。
史阿转过头来向太史慈解释道:“主上,我今天才一到长安城的门口,就看见这小子匆匆地从长安的城门口出来,一副心事匆匆地样子我把他叫住,一问,才知道这小子有急事要出城。”太史慈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明白史阿所说的急事一定和自己有关,马上把目光看向了郭淮,露出询问的目光。同时心中恍然: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史阿才彻底的信任了郭淮,把这个郭淮领到了自己这里。
想到这里更是提起了百倍的精力去听郭淮说的每一个字。
经历的风浪多了,太史慈不会那么轻易地相信别人。郭淮在太史慈炯炯的目光的注视下,略微有点紧张,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那天师傅进长安城来找我,把我吓了一大跳,而且师父很急,一个劲地询问我长安的事情,心慌意乱下,就忘记把一些事情告诉师父了。等到师傅走了以后。我越想越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师傅的行踪,所以才决定出城,决定自己解决这个潜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