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史慈面对战乱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有精力去应付这些外族人呢?但是太史慈却深深知道绝对不能让匈奴人在并州大地上待太长的时间,这帮南匈奴人在三国时表面似无作为,不过为军阀的附庸。然而匈奴入塞过久,其部众既渐从事农业,掌握中原比较先进的生产技能,上层部帅亦通晓中国传统文化。其民族凝聚力既然保存,但许多人口又沦为佃户、奴婢,深受汉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此皆可资匈奴上层贵族利用。
更令太史慈忧心忡忡的事情是这还仅仅是南匈奴一族,在中国的北方,除了南匈奴,还有羌胡、鲜卑、乌丸。无不在虎视我华夏民族。
看来自己的策略要改变了,在统一北方后,外面的少数民族一定要被列为自己打击的首要对象才行。
又叹了口气,太史慈不再想那么多,开始准备出征,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服并州。
第二天,在安泽匪夷所思的逃跑了的常林和在谷远被突然渡河得于扶罗打得打败的常杷只带了三千多人回到了上党郡的治所,向张扬禀告,张扬勃然大怒,但是却没有斩杀两人,更何况常杷把责任都推卸到了梁西的身上呢。
张扬召集众手下商议如何对抗于扶罗。常杷却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认为匈奴人精于马战,对于攻城战根本不在行,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于扶罗的目标并非是王匡而是他张扬,那么就不如分兵把守,上党郡的各个城市,如此一来,于扶罗在久攻不下后,因为没有粮草的来源,自然会退却。表面上听起来这是个很好的主意,所以张扬马上采用了,于是武乡、沁县、屯留、长子、高平诸县均被张扬布置以重兵。
结果形势的发展完全出乎张扬的意料。
徐晃按照太史慈的指示继续在于扶罗处装扮成袁术的使者,为于扶罗出谋划策,因为徐晃的出色表现,于扶罗对徐晃十分得信任。而此时,太史慈早已经料定张扬会采取分兵防守的策略,所以暗示徐晃向于扶罗进言,希望于扶罗暂时放下对张扬军的进攻,北上伏击王匡军。